9月19日,“新财經”改革辦學思想大讨論系列講座第一講開講,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長金鵬作《新财經背景下的金融學科轉型--基于金融實務視角》報告。副校長張國安、紀委書記王栎出席。黨委常委許傳華主持。
金鵬從新财經需要什麼樣的金融學、金融機構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應該怎麼轉型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新财經背景下金融學科如何實現轉型。
金鵬指出,新财經需要具有适應性、普惠性、數字化、專業化、融合化的金融學。金融機構需要知識、能力、價值觀三個層面實現全面、同步發展的人才。銀行員工要具備通用知識和專業知識,并提升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執行能力、分析能力、禮儀素質、信息收集能力、創新能力、适應監管能力,在價值觀層面做到勤勉盡責、态度審慎、合規自律、心态陽光,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金鵬認為,新财經背景下的金融學科轉型,要從中國特色化、金融科技、實體經濟需要、實踐教學、專業性、綜合素質六個方面開展。金融學研究和教學要突出中國特色,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專業性;加強對金融科技教育培養,培養學生具備數據分析、信息分析、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金融人才的培養要與實體經濟的需求相結合,提供相關産業課程知識,培養具備産業知識豐富的金融人才;加強案例教學,密切與金融機構聯系,提供實習機會和實踐項目,讓學生接觸真實的金融業務,鍛煉實際操作能力;優化學科布局,塑造專業能力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宏觀思維、國際視野、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創新思維等綜合素質。
許傳華在總結時指出,為進一步統一全校廣大師生的思想認識和行動,深入推進“新财經”改革,學校舉辦“新财經”改革系列講座。金行長的報告主題鮮明、邏輯清晰、視野開闊、講解透徹、内容翔實,對我們深入推進“新财經”改革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
金融學院青年教師許超說:“新财經背景下的金融數字化轉型,對金融産業的數字化運作提出了新要求,綠色金融、碳金融等領域機遇湧現,為金融學科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作為年輕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學會将領域内的新動态融入自己的研究課題中,抓住領域中的機遇,讓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期待學院和學校的‘新财經’改革取得更多成果。”
金試2241班黃璐說:“聆聽講座後受益匪淺,讓我們增長了見識。特别是銀行員工在知識、能力、價值觀三個層面的勝任力以及銀行主要崗位需要的核心素質和能力,讓我印象深刻。今後的學習中,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還應當緊跟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四級職員,全體中層幹部、校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企業化實體主要負責人,各學院系主任、教研室主任,金融學院全體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