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劉小瓊 審核:毛炎)當新生的腳步踏入湖經校園,如何讓他們快速熟悉這片土地、讀懂背後的故事?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給出了答案——一場“探校史足迹,尋湖經記憶”校史尋寶大挑戰,讓老生化身“研學導師”,新生變身“尋寶探險家”,在趣味挑戰中解鎖校史密碼,更為湖經“生态文化園”的打造增添新的注腳。
為什麼要辦這場“尋寶”?不止好玩,更是“雙向成長”
這場活動的初心,藏着對新生的期許,也藏着對老生的鍛煉:對2025級新生來說,這不是簡單的校園打卡——從張之洞雕像到校史館,從積思河到經濟學家長廊,每一個點位都是“活的校史課本”,能讓他們快速熟悉校園環境,讀懂湖經1907年創辦“湖北商業中學堂”的起源、三校合并的變遷,更理解“厚德博學、經世濟民”的校訓分量;對老生而言,策劃活動、設計題卡、講解點位,是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學生“知識輸出+技能實戰”的絕佳機會——研學導師的角色,考驗着他們的溝通表達與現場協調能力,讓課堂所學真正落地;而對湖經來說,這場活動更是“生态文化園”建設的一次“預熱”:校園裡的自然景觀(積思河、櫻花大道)、文化地标(校訓石、經濟學家雕塑)、人文空間(校史館、三清園),通過“尋寶”串聯成線,讓師生重新發現校園的“生态之美”與“文化之韻”。

沉浸式尋寶攻略!7個點位,解鎖湖經的“前世今生”
2025年9月15日下午,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的新生們按班級分組(每班4 組,配1名老生研學導師),從校史館出發開啟了“尋寶之旅”。每個點位都藏着“文化任務”,既考校史知識,又練團隊協作:
(一)張之洞雕像+勸學石刻:觸摸湖經“源頭”
第一站來到“香濤林”,矗立的張之洞雕像背後,藏着湖經的“起點故事”:1907年,這位被尊稱為“香帥”的晚清名臣,在武漢創辦“湖北商業中學堂”,這便是湖經商科教育的開端。新生們要和雕像合影,還要答出“張之洞别字是什麼”“《勸學》石刻的設計靈感來源”,在問答中讀懂“實業救國、教育興邦”的初心。


(二)校訓石:讀懂湖經“精神密碼”
走到北大門行政樓前,“厚德博學、經世濟民”八個大字刻在校訓石上,這是湖經人的“成長指南”。新生們需要拍下完整的校訓石,還要解析校徽裡“鳳凰”的寓意——既呼應荊楚文化“崇火尚鳳”的傳統,也象征湖經學子在鳳凰山腳下“涅槃成長”的力量。
(三)三清園食堂:品味“舌尖上的文化”
誰能想到,食堂也藏着文化彩蛋?湖經的五所食堂“一粟堂、三清園、五味軒、七品居、九華廳”均以奇數命名,“三清園”寓意“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新生們在這裡不僅要拍食堂特色場景,還要說出一樓“楚菜非物質文化遺産教育融合示範基地”的非遺美食(熱幹面、四季美湯包必須上榜!),感受“吃中有文化”的樂趣。

(四)北大門:解鎖校園“便利生活圈”
北大門口的“梁山頭商業街”是湖經學子的“生活天堂”,公交站“楊橋湖大道程楊灣站”就在旁邊,中興路更是把校園分成東西兩區。新生們要再拍一張北大門的合影,從此記住“校園出門即便利”的小幸福。
(五)經濟學家長廊:與“大咖隔空對話”
櫻花大道旁的經濟學家長廊,藏着10位中外經濟學巨匠的雕像——“現代經濟學之父” 亞當・斯密(手裡握着《國富論》)、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創始人孫冶方……新生們要和2-3位雕像合影,答出他們的貢獻,在學術氛圍裡種下“專業興趣”的種子。

(六)積思河與求索橋:遇見“生态+文化”雙美景
積思河的名字取自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僅有文化寓意,更是校園的“綠肺”——雨季自清潔、旱季澆綠地,還能讓校園夏季氣溫比市區低3-4℃!旁邊的求索橋,名字來自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連接着圖書館與教學區。新生們要拍河與橋的美景,再答出它們的“名字由來”,感受湖經“自然與人文共生”的生态之美。

(七)校史館:讀懂湖經“百年變遷”
最後一站校史館(圖書館一樓,600餘平方米),是湖經的“時光容器”:從1907年湖北商業中學堂的招生簡章,到抗戰西遷恩施的老照片,再到2002年三校合并(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武漢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湖北省計劃管理幹部學院)的文件,還有如今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應用經濟學)、10 個專業碩士點的成果。新生們在這裡答題、拍照,讀懂湖經“從過去到現在”的堅守與成長。

雙向奔赴的成長:老生發光,新生蛻變
這場“尋寶”不止是新生的“校史課”,更是老生的“實戰場”:
策劃部的同學反複踩點,優化路線确保安全;宣傳部的同學設計海報、推送,讓活動“出圈”;擔任研學導師的同學,要熟練講解每個點位的故事,還要協調團隊進度——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三個專業的“策劃、講解、服務”技能,在實戰中得到了錘煉;而新生們,不僅快速熟悉了校園,更用鏡頭記錄下了青春:有的小組拍了“與張之洞雕像的創意合影”,有的制作了“積思河美景短視頻”,這些充滿活力的影像,成了湖經“生态文化園”最生動的“宣傳素材”。
活動結束後,根據“任務完成時間、答題正确率、照片視頻創意”綜合評分,獲獎小組拿到了定制證書和湖經文創産品,而所有參與者都收獲了“讀懂湖經”的成就感。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黨委副書記孫浩表示,校史是最生動的“思政課教材”,本次活動通過“行走的課堂”,将抽象的校史知識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的實踐體驗,既幫助新生在沉浸式探索中構建對學校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也為老生搭建了專業實踐與朋輩引領的成長平台。

不止一場活動:為湖經生态文化園“添磚加瓦”
這場校史尋寶,其實是湖經打造“生态文化園”的一次“生動實踐”:
它讓校園裡的“生态節點”(積思河、櫻花大道)與“文化節點”(校訓石、校史館)被重新關注,師生開始發現“身邊的美”;老生講解、新生打卡的模式,為後續生态文化園的“研學活動”提供了可複制的經驗;新生産出的影像資料,成了生态文化園“活的宣傳冊”,讓更多人看到湖經“自然有景、文化有魂”的魅力。
當夕陽落在北大門的校訓石上,這場校史尋寶落下帷幕,但湖經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對新生來說,這是“愛校之旅”的起點;對湖經來說,這是“生态文化園”建設的一小步。未來,或許在積思河畔會有更多研學活動,在經濟學家長廊會有更多學術交流,而這場“尋寶”埋下的種子,終将長成湖經生态文化園裡的“參天大樹”。


